(論文截圖)
樊保敏教授和曾廣智教授團隊長期開展手性合成和抗炎與免疫藥理學研究。前期,利用不對稱合成獲得了一類氧雜降冰片烯環(huán)上C-5位炔基取代的新型斑蝥素類似物,通過活性篩選,發(fā)現(xiàn)該類型化合物具有優(yōu)秀的體外抗炎活性。在構效關系分析基礎上,對其中活性較好的斑蝥素類似物3i(Dimethyl 5-p-tolylethynyl-7- oxabicyclo-[2.2.1]-hept-2-ene-2,3-dicarboxylate)開展了深入、系統(tǒng)的藥理學研究。文獻報道,斑蝥素及其衍生物雖然抗癌作用強,但其毒副作用明顯,對機體多種器官具有嚴重刺激性,從而使得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極大限制。本研究顯示,新型斑蝥素類似物3i毒性較低,當單次口服灌胃給藥劑量為1852 mg/kg時,未出現(xiàn)毒性反應,顯示MTD(最大耐受劑量)值大于1852 mg/kg。相對于去甲斑蝥素和無C-5位炔基取代的類似物,其急性毒性降低至少35倍。藥效學研究表明,化合物3i主要通過影響NF-κB炎癥信號通路對DSS誘導的小鼠結腸炎發(fā)揮治療作用。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www.yqxsz.com